上次分享了嬰兒床安全守則,這次要持續分享的是關於「親子共眠」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床本身

別太軟的床,像是水床等,孩子容易窒息,也可能影響脊椎發展,建議盡量選擇平穩且較硬的床。另外,要在夠大的床上才進行親子共眠的模式,如果床不夠大的時,則建議僅由媽媽來共眠,或是改採嬰兒床放在成人床床邊的替代方式。若父母體重過重或身材較大,也應評估是否影響親子共眠,此時,將一個穩固也穩定的床墊直接地放在地板上(遠離牆壁或有圍欄)可能也是一種安全的替代選擇。

二、環境

睡覺環境避免放置太多物品,像是:玩偶(特別是有繩子、或過軟的大玩偶)、毯子(特別是毛料過長或是過於柔軟材質)等,也要注意棉被避免覆蓋在超過寶寶胸口,而影響呼吸增高猝死或窒息風險。

?小建議:可將棉被一端固定且夾緊在床尾的位置,讓被子無法拉超過寶寶胸口。

親子共眠較容易發生半夜掉下床的危險,建議父母可在床的周圍架上護欄,可減低孩子意外受傷的風險。或者把床靠牆,床與牆之間也要儘量減少空隙,以防寶寶夾到。

三、寶寶

盡量讓一歲以下的新生兒仰睡(supine position),避免趴睡,因為嬰兒很容易在趴睡的過程中發生窒息及嬰兒猝死症的危險,美國小兒科學會(AAP)在1992年建議嬰兒要採非趴睡的睡姿(nonprone position),也在2000年給予減少側睡(side sleeping position)的建議,所以對嬰兒而言,最理想的睡姿為仰睡。

建議可以讓寶寶睡在媽媽與牆(或護欄)中間,因為媽媽與較容易敏感寶寶的狀態,與寶寶的默契也十分良好,通常媽媽都可以很敏感地發現半夜裡寶寶的舉手投足,甚至要醒來之前媽媽都可能感受得到。也不要讓寶寶一個人單獨睡在大人的床上喲!

四、照顧者

父母若有以下睡眠障礙或是睡眠異常行為,也因避免與寶寶共床,像是:會製造大聲噪音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腳肢體會不自主踢動的陣發性肢體抽動症、磨牙、夢遊等,容易不自覺的干擾寶寶睡眠,也增加寶寶危險。

?若照顧者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干擾寶寶睡眠的睡眠障礙,或是睡眠異常行為時,建議可諮詢專業睡眠中心,安排檢查以進一步確定。

父母本身有抽菸習慣的話,則不應與孩子同床。喝酒、長期服用鎮定類藥物,甚至服用感冒藥物期間,可能會因為警覺性下降而增加寶寶的危險,也不建議與寶寶同床。

除了注意安全外,也要找到大家(媽媽、爸爸、寶寶)都可以得到最好睡眠的方式,照顧寶寶的過程中新手爸媽一定會有睡眠的剝奪,所以要夜夜好眠很不容易,但設法找到大家都可以睡得好的最大可能性很重要,這裡面包含了如何傾聽寶寶發出的訊息,這部分我們日後來再分享囉~

 

?本文轉載自台灣心理健康發展協會,原文見:【寶寶睡眠系列】嬰兒床及親子共眠的安全法則

文/長庚醫院睡眠中心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

參考資料: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The Changing Concept of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Diagnostic Coding Shifts, Controversies Regarding the Sleeping Environment, and New Variables to Consider in Reducing Risk. Pediatrics. 2005 Nov;116(5):1245-55.

 

延伸閱讀:嬰兒床安全守則

 

隨時接收更多育兒文章 ? 加入好友

奶熊工作室|整理Bya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