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皮膚應該是最嬌嫩的,但頭皮上竟然出現油油黃黃的頭垢–「乳痂」,讓許多爸媽難以理解!其實,嬰兒「乳痂」就是「脂漏性皮膚炎」在作祟,該如何護理,讓寶寶告別油頭?一起來看看奶熊整理的衛教資訊吧~

 

什麼是「脂漏性皮膚炎」?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是指發生在嬰兒期,在皮脂腺分泌旺盛之處出現的非濕疹樣的乾燥、微油膩、落屑性紅斑,表層則帶有油膩黃色的皮屑。

好發部位像是:頭皮、臉上的T字部位、額頭、外耳殼處等,其他身體部位包括肚臍周圍、尿布包覆處,以及軀幹對磨部位。其癢感多半沒有或輕微,且嬰兒多無全身症狀,能吃、能睡,神態安寧。

以醫學用語來說,「嬰兒乳痂」即為寶寶的脂漏性皮膚炎,是很常見的皮膚病兆;通常在出生前幾個月,尤其是3個月以內的寶寶特別容易發生,不論男女,發生率約為10%。

 

脂漏性皮膚炎的形成原因

成因目前還不明確,目前有許多說法,最有可能的說法是:由多重因素先後共同引起。

♦ 內分泌因素:受母親產後所遺留在嬰兒體內的雄性激素影響,使嬰兒皮脂腺的分泌活動增強,皮屑芽孢菌進而產生感染、發炎的反應,導致皮膚發炎紅腫。皮屑、油脂以及組織液就黏在一起,就形成了黃色「乳痂」。

♦ 營養與食物過敏:有些報告認為患有此症的寶寶容易有營養吸收不良的現象,且與母親食物中缺乏維他命B7有關,另一些報告則認為與吃的食物過敏有關

♦ 遺傳體質:有些研究對此類寶寶追蹤10年,發現其中有67%的人會有其他過敏症狀出現。而且有過敏體質的父母,其寶寶似乎也較易發生此類疾病。

♦ 其他:口水分泌物與奶水由口中溢至臉頰,因長久性的接觸而造成接觸性皮膚炎,這也是惡化症狀的因素之一。

 

 

自行痊癒嗎?該如何照護?

多數的嬰兒都會在發作後的幾週~幾個月後痊癒通常在3個月大以後,症狀就會慢慢改善。到了1歲以後,在原本有脂漏性皮膚炎的寶寶當中,只剩下7%仍有病灶。因此,對於輕度局部的皮膚患處,多施以保守治療。

提醒爸媽們,千萬不要亂摳掉乳痂,以免撕破皮膚,造成發炎!建議可遵循以下方式照顧寶寶患處:

1.潤膚:在寶寶睡前,可先以內含凡士林、礦物油、嬰兒油等潤膚劑,塗抹在油垢處,軟化油垢。

2.除垢:再以溫和的嬰兒洗潔劑,以指腹輕輕按摩寶寶頭皮,此時乳痂多能自行脫落,無法脫落的可搭配軟毛牙刷,輕輕地移除。但無法撥除的,也不用太勉強,可留到下次處理。

3.清洗:一旦乳痂去除,每天仍要用溫和的洗潔劑輕柔洗滌患處,避免復發。

4.修復:可在移除乳痂的皮膚上薄擦一層抗黴菌或抗發炎藥膏,幫助復原。

若上述處理無效,或病灶擴大者,可依醫師處方,給予其他抗黴菌用藥及抗發炎的類固醇局部塗抹。

 

 

 

 

延伸閱讀:

  1. 濕疹就是皮膚炎
  2. 為什麼寶寶會有異位性皮膚炎?

 

資料來源:

  1. 寶寶頭皮又黃又油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惹禍
  2. 寶寶頭頂像奶酥?4錦囊遠離脂漏性皮膚炎
  3. 嬰兒油頭原來是脂漏性皮膚炎!乳痂的治療與照護全攻略
  4.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

奶熊工作室|整理We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