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孩戒尿布後,在正常情況下,睡覺時若有尿意,應可自然覺醒如廁,但若過度沉睡,則可能發生「夜間遺尿」。
如果家中孩子上小學了,卻還常常產生夜間遺尿的狀況,爸媽們就要多幫孩子們留意囉!
「小孩尿床」的定義?
醫學上對兒童尿床的定義,只要是5歲以上的小孩,每個月仍有2次以上尿床的情形就是「夜尿症」,此時就需要醫師評估與治療。
根據統計,5歲以上的小孩仍有20%的比例有尿床的現象,到了青春期則減低到1%;其中,小男生的尿床比例較高,約是小女生的1.5倍,主因是男生生理發育較慢的原故。
為什麼孩子持續發生尿床?
夜尿的因素非常多,根據型態可以分成2大類:
◽原發性尿床:指從出生到現在,尿床現象一直持續存在。
◽續發性尿床:原本已能自行控制小便,至少已有半年以上的時間沒有尿床情形,但是又開始尿床,這類型多半是情緒、壓力或泌尿系統受到感染引起。
或是以下因素導致的:
◽遺傳
尿床具有遺傳傾向,父母中若1人有幼年尿床的病史,子女尿床的機率為 40%;父母雙方若皆有幼年尿床的病史,子女尿床的機率為 70%。
◽神經系統發育遲緩
會尿床的小朋友,神經系統發育成熟的速度比一般小朋友來得慢,但他們的神經構造與控制中樞是正常的,並沒有真正的神經病變或疾病存在。
◽夜間逼尿肌過度收縮
單一症狀尿床的孩童雖然在白天時的膀胱容積正常,但大約 30% 的孩童有夜間逼尿肌過度收縮的現象,造成膀胱容積較小而尿床。這類小朋友往往一個晚上尿許多次,每次尿量都不多。
◽睡眠太深沉
許多研究發現,尿床兒幾乎都睡得比較沉,不易由睡眠中清醒或被喚醒。
小孩尿床了,可以怎麼應對?
✔首先,應先排除是不是泌尿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問題,到小兒腎臟科門診驗尿、做超音波檢查,就可以初步排除這些可能性。
✔行為療法:如果孩童是屬於膀胱容量太小,可以藉由白天時進行憋尿訓練,隨後慢慢增加時間,藉此訓練膀胱肌肉的力量。在施行訓練前,必須先排除發炎、尿逆流及其他膀胱問題。
✔改變生活作息:嚴禁孩童睡前2個小時喝水,並禁止晚餐吃一些會利尿的食物,例如:西瓜、柳橙、葡萄柚等水果;也注意不要給孩子吃到含咖啡因的物質,像是:巧克力、奶茶等;記得睡前尿尿把膀胱清空。
✔動機療法:即建立小孩對尿床的責任心,每天由小孩記錄有無尿床,若沒有尿床,就在自己的紀錄本上貼上自己喜歡的貼紙;如果尿床就自己整理床鋪,但爸媽千萬不要責罵小孩唷!應以正向回饋的方式來鼓勵小孩。
✔藥物治療:目前最常用的是睡前服用抗利尿激素類的藥物 Desmopressin(Minirin)或在鼻腔內噴「抗利尿激素」,成效不錯;但減藥或停藥過程常會又尿床。另外,以往常使用三環類抗憂鬱劑之類藥物 Imipramine(Tofranil)來治療,可縮緊尿道,並減低膀胱的收縮,效果十分良好,但副作用較大,且服藥時有效,停藥便又尿床了。
去除器官上的異常,夜尿不是病,但是卻常常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若爸媽不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孩子,容易使他們產生自卑與挫折感,進而影響人格的不正常發展。
簡言之,尿床是可以治癒的,但有賴爸媽、醫師與孩童本身積極正視這問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效果更好。
資料來源:
奶熊工作室|整理We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