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是廣泛存在的一種病毒,在人類一生中,幾乎大部份都曾遭受其感染。

如果發現孩子口腔有破皮,牙齦、嘴唇與皮膚交界處有紅疹及水泡現象,且伴隨發燒、口腔異味,爸媽們就要當心囉!這可能是「疱疹性齒齦炎」

但腸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峽炎可能會與此病較難區分,要如何正確分辨「疱疹性齒齦炎」?奶熊幫大家整理好摟~一起來看看吧!

 

致病原因

疱疹性齒齦炎為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所引起,感染後平均潛伏期是7天。

感染疱疹病毒多經由直接接觸病毒(皮膚、性、接吻);間接接觸則由感染部位經手再傳至身體其他部位,或經由口腔傳染。例如:成人若疱疹正在發作, 出現口腔潰爛等症狀,親吻小孩或用餐時使用自己的餐具邊吃邊餵食孩童,很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小孩。此外,無症狀感染者的唾液也有傳染力。

圖|取自 Pixabay

口腔內的黏膜及舌頭是很敏感的,時常因身體的疾病而有變化,對於某些特異性體質、情緒低潮及免疫力不佳的人,就會發生反覆性的口腔內潰瘍。

 

有哪些症狀?

85-90%的感染者不會產生症狀,只有約5-10%的幼兒第一次感染此病毒時,才會出現以下相關症狀:

  • 持續性高燒(超過39度)
  • 口腔劇痛
  • 流口水
  • 口咽舌處潰瘍
  • 厭食
  • 脫水
  • 口腔惡臭
  • 頭頸部淋巴腺腫大
  • 牙齦紅腫、潰瘍,輕輕接觸即流血。

一般來說,潰瘍在10天左右會癒合,並不會留下疤痕。另外,許多嬰幼兒習慣將手指放入嘴內,因而導致許多此症病童的手指,長有水泡及發生潰瘍,稱為「疱疹性指頭炎」,爸媽亦須多加留意。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第一次感染結束後,病毒便藏身於附近神經節中,當遭受某些壓力使患童抵抗力下降時,如感冒、發燒、豔陽曝曬、特定食物或睡眠不足等,此病毒可能再次活化。

 

如何治療?

醫師通常會給予鎮痛、退燒藥。面對少許症狀嚴重的病患,在發病72小時內服用口服抗疱疹病毒之特效藥, 可縮短發燒天數與疾病嚴重度,並加速癒合,但此藥須自費購買。 若疱疹病毒感染發生在免疫不全的患者或新生兒身上,則有生命危險,須立刻住院治療。

 

與腸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峽炎」有何不同?

腸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峽炎」可能會與此病較難區分。單純疱疹病毒感染的口腔潰瘍比較集中於口腔前半部,最常出現於舌頭與頰黏膜,嚴重者整個口腔前後都可能出現潰瘍,且會出現明顯的牙齦紅腫發炎,常常一輕觸牙齒就會出血;而腸病毒咽峽炎則由“A型克沙奇病毒”引起,其潰瘍大多出現在口腔後半部。

 

如何照護受感染的孩童?

  1. 盡量維持與平時一般的進食量,因發燒時會增加體內水份消耗,此時水份補充就顯得更重要!牛奶、冰淇淋、布丁、豆花、果凍、果汁、奶昔、口服電解液等冰涼流質或軟質食物都可嘗試,須避免太辣、太鹹、太燙的食物。
  2. 每餐餵食前後需執行口腔護理。
  3. 當病童發燒寒顫時,給予保暖及溫開水的攝取;四肢溫暖或流汗時則給予冰枕或擦澡,並注意補充水分,臥床休息,避免過度活動。
  4. 病童可能因為疼痛而不敢進食或吞嚥口水,可使用非類固醇類噴劑,臨床上有相當的效果,可建議使用。
  5. 避免到公共場所,以免傳染其他小朋友。
  6. 平時養成洗手衛生習慣。
  7. 保持家中環境清潔及通風。

 

 

 

資料來源:

  1. 羅東博愛醫院小兒部-衛教園地
  2.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 紀鑫醫師
  3. 社團法人寶建醫院-衛教指導

奶熊工作室|整理We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