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加入奶熊telegram
隨著夏季遠離、氣候逐漸轉涼,我們也將迎來今年的最後一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
說到中秋節,您會想到什麼呢?而中秋節的由來與種種習俗,又要如何與孩子說明清楚?別擔心,奶熊都整理好了!今天,讓我們來聊聊關於中秋節的大小事吧~
皎潔的中秋月光:月亮上的那些人、那些事
中秋節又稱為秋節、八月節、八月半、團圓節等,固定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因農曆八月為秋季中間月份,古時稱仲秋,而八月十五又是仲秋的中間,因此稱為中秋節。
農曆十五號的月亮往往又大又圓,中秋節這天當然也不例外!因此,民間便流傳著許多關於月亮的傳說,以下幾個是最為耳熟能詳的故事:
一、嫦娥奔月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多,其中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最為著名。傳說中,大英雄后羿因功得到不死仙藥,他的妻子嫦娥卻獨自把藥吃了,不料吞下後嫦娥立刻飄離地面,飛到皎潔的明月上。自此夫妻分隔兩地,只能遙望相思。這個傳說不只為中秋節增添了淒美的想像,更經常被後世文學作品作為歌詠題材。
二、吳剛伐桂
關於月亮上時而晃動的黑影,也有相應的傳說。據說古時有一人名叫吳剛,十分沉迷於修煉仙道,卻始終不肯努力學習。這樣的態度惹怒了天帝,天帝便將他流放到月宮,並對他說:「如果你能砍倒這棵桂樹,就可以得到仙術。」吳剛於是日復一日的砍樹,但每砍到一個段落,吳剛稍微休息、放鬆,桂樹便會自動癒合、恢復原狀,因此吳剛只能一直不斷的持續砍下去。
三、玉兔搗藥
傳說中,月亮上住著幾隻兔子,牠們負責在月宮中陪伴嫦娥與擣製仙藥。這些兔子的由來,相傳是有三位神仙變成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乞求食物,狐狸和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提供,唯獨兔子沒有。不料兔子此時卻說:「你們吃我的肉吧!」說完便轉身躍入火中。神仙們大受感動,於是便將兔子送到了廣寒宮成為玉兔。
熱鬧過中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融合
古時中秋節除了賞月外,還有祭拜月亮、土地神等傳統,但隨著時間推移,傳統信仰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力漸漸式微,反之也多出一些新的中秋活動。以下有哪些是您認為中秋絕對不可錯過的呢?
- 團聚賞月
古代交通不發達,加上中國地域廣闊,家人、好友若離開家鄉,往往經年累月才能回來,中秋節因此成為除了春節以外、難得的團聚機會。在明亮無暇的滿月之下,不管是靜靜的共賞夜月,還是一邊細數家常瑣事,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都是值得珍惜的光陰。
- 品嚐月餅
中秋節的盛行,可追溯至北宋時期。那時,宮庭中流行在中秋吃「宮餅」,後來傳入民間被俗稱為小餅、月團,即為現今的月餅。
另外,月餅還有一個有趣的歷史傳說。相傳當年朱元璋預計在中秋當晚起兵抗元,便事先把字條藏在月餅中後分送各地,紙條中寫明起義事項。但此僅為傳說故事,並無有史料記載。
- 戶外烤肉
1980年代左右,全台各地開始流行在中秋節前後烤肉。家家戶戶在門口、公園空地等擺設烤肉架,街頭巷尾瀰漫著食物香氣與熱鬧氛圍。
中秋烤肉的緣起,追溯當年報導可能是因為當時原本要外銷的烤爐適逢全球不景氣,只好轉為內銷,加上烤肉醬廣告的推波助瀾,因而日漸盛行。
近年因環保意識覺醒,開始有團體倡導節能減碳,或以飲食健康等理由反對烤肉,但也有另一派說法認為烤肉對環境污染影響不大。
隨著商業社會發展,慶祝節慶的花招越來越多,但別忘了每個「節日」之所以訂立的最初意義,都是希望大家能把握這個日子,與珍視的人們相聚同歡、維繫感情,表達對彼此的重視與感謝之情~祝福大家都能度過一個愉快的中秋佳節哦!
延伸閱讀:
奶熊工作室|整理Jess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