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加入奶熊telegram
與病毒共存,一直以來是人類必須學習的課題。有人說,新冠狀病毒之後會趨向流感一樣,施打疫苗減少嚴重的併發症,因為病毒不可能消失,預防病毒感染要靠生活習慣以及擁有好的身體抵抗力。學習如何面對病毒的存在,非常的重要。
目前,各國已經逐漸開放「正常生活」來面對新冠狀病毒,因為大家知道病毒不可能消失。打疫苗減少重症發生、良好衛生習慣、維持身體健康和免疫力,是與病毒共存的最佳方法。在台灣,截至2021/12/12疫苗的人口涵蓋率第 1 劑 78.89%、第 2 劑 64.17%,如今又有新變種病毒omicron,要能恢復正常生活恐怕還有一陣子。
(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但我們得知道,現在面對的不只是新冠狀病毒,還包含一般的感冒病毒和流感,他們的症狀相似而有可能延誤就醫,因此,需要知道差別在哪裡。
流行性感冒、一般感冒、新冠狀肺炎差別?
類型 | 傳染途徑 | 症狀 | 痊癒期 |
流行性感冒(簡稱類流感或流感) | 主要由咳嗽、打噴嚏飛沫傳染,接觸到病患使用過的物品,再摸自己的口鼻也會傳染。 | 頭痛、發燒超過38度c、全身痠痛、重度疲倦,症狀來的突然,容易引起併發症。 | 1-3週。
另有疫苗可以施打,預防重症。 |
一般感冒 | 主要由咳嗽、打噴嚏飛沫傳染 | 咳嗽、流鼻水、鼻塞、輕度疲倦,通常不會發燒,如果有也是輕微的。 | 通常不用特別治療,約1-2週會痊癒。 |
新冠狀肺炎 | 大部分的人類冠狀病毒都是因為直接接觸到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為主。
有部分動物的冠狀病毒會讓動物出現腹瀉症狀,可以在糞便中找到病毒,因此也有可能藉由接觸到感染動物的糞便而傳播。 |
症狀包括鼻塞、流鼻水、咳嗽、發燒等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之外,也會有下呼吸道症狀(氣管、支氣管及肺部)。
另外,會出現嗅覺失靈、噁心、呼吸困難的現象。
嚴重者容易引起併發症。 |
潛伏期平均為5至6天,可長達14天,但仍有極少數個案超過14天。
另有疫苗可以施打,預防重症。 |
從上表可以發現,類流感和新冠狀病毒的症狀有點相似,曾有醫師表示,兩者最大差別在於新冠狀病毒比較不會肌肉痠痛,初步可用這個來分辨。但是隨著案例增加,新冠狀患者也會出現肌肉痠痛,加上病毒變異,所以單用肌肉痠痛來區別已經不太準確。不過,類流感和新冠狀病毒都屬於較嚴重的呼吸道感染,如果出現「發燒」,一定要立即就診確認。
新冠狀肺炎會流感化嗎?
流行病學家陳建仁說明,流行性感冒傳播力很強,致死率低。第一次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當時世界人口約四分之一的5億人感染,致死率約2%;2009年A型流感病毒「H1N1新型流感」,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流感季中,全世界每5人就有1人感染H1N1新型流感,但死亡率可能不到0.02%。2019年新冠狀肺炎數據顯示,2021/9/19公布全球確認人數約2億2千人,全球致死率約2.06%。
傳染率約傳染率高的主因是國內外的交通越來越便利,讓人們更容易聚集,尤其是在都會區、校園和職場上人與人互動頻繁,加上病毒的潛伏期一開始症狀不明顯,才讓流感病毒傳染率大幅提升。
其實,只要病毒變異株就會造成大流行。但因為醫護科技的不斷精進,靠著篩檢、抗病毒藥物和疫苗研發成功和量產,病毒流感的致死率會大幅降低。新冠狀病毒的走向,也是如此。需要注意的是,流感和新冠狀肺炎令人害怕的是在於併發症,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或是本身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有可能會引起肺炎、腦炎、心肌炎…等等。
人類與病毒共存的方法
新冠肺炎流感化,許多國家已經徹底開放,選擇與病毒共存,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特別強調:「與病毒共存不是無限制讓病毒擴大」。台灣仍在努力讓國民施打疫苗的同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降低感染機率和發生嚴重併發症呢?還是那句「持續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因為這些生活習性將導致你是否會得慢性病,當身體受到病毒侵犯後,決定自癒的能力。
一、「吃」對提升免疫力的食物
柑橘類、甜椒類、花椰菜、大蒜、薑…等等。
二、高品質的睡眠
細胞修復時刻就是在你休息的時候,若長期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身體從頭到腳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像是肥胖、思考遲緩、肌肉成長緩慢、高血壓…等。
三、規律的運動
請注意,這強調的是「規律」而不是想到才動,或是有時間一次動很多或很激烈。身體需要慢慢適應,如果一次給予太多肌肉壓力,反而對健康沒有加分。規律運動可以促進生活作息正常,尤其是在睡眠方面非常有幫助,以及能預防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也是醫學證實最有效的方法喔!
四、不要抽菸
許多疾病與呼吸道有關,吸菸等於是在扼殺健康的肺,而且,肺部是人體最先老化的器官。很多人戒不了菸,歸咎於壓力大、無處抒壓,導致惡性循環,最終還是養成運動習慣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喔。
千萬記得!病毒不會消失,只能用健康的身體來對抗它們,是上上策。
資料來源:World Gym Blog
此篇為奶熊編輯室 x Word Gym Blog合作授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