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加入奶熊telegram 

自上個月專欄|從讓人上癮的遊戲發想:四個行為治療提案(上)說明了「登入獎勵」與「抽卡」的應用之後,今天將持續說明「期間限定」與「適度分享」。

三、「期間限定」提升孩子在某段時間內的動機

大家都遇過「期間限定」的商品或是活動吧?是不是總是很難抗拒「期間限定」的魅力呢?人類的大腦很特別,對於容易取得的獎勵很容易就疲乏,但如果加上:「限量」、「期間限定」等限制,反而會提高人類對於該物品的渴求。

假設孩子非常喜歡回外婆家和表兄弟姐妹一起玩,但只有寒假時比較方便回外婆家,便可以加入「寒假限定」獎勵:「多回一次外婆家」,讓孩子在寒假時也有特別想去努力的目標;

或是孩子非常想看某部電影,則可以在電影上映期間,來個「本月限定」的大獎。同樣的概念可以運用到「看展覽」、「參加營隊」、「去游泳 / 海邊玩」等等,每個家庭可以依照各自不同的狀況,給予孩子「期間限定」的鼓勵,讓孩子更有動機。

四、「適度分享」讓正向回饋更多更強

許多遊戲都會設計成可以跟朋友分享「遊戲中的發現」,比如今天抽到稀有的新角色,或是進度達到第幾關等,點選「分享」即可在社交平台發佈消息。這樣的設計可以讓人得到回饋:「哇,朋友有那個角色 / 獎勵 / 成就耶!我也好想要!」或激起競爭意識「他今天進度超越我了,我要更努力」等。

就算只是單純讓同儕間有共同話題,光是這樣就會讓人想要也打開遊戲,完成今天的任務

雖然孩子因年紀尚小,不見得有社會網絡連結,但在這個社群網絡蓬勃的時代,多數孩子也都知道爸媽有臉書或是IG。如果孩子有好表現,在領獎的同時,替他拍下一張得意的照片,或錄製頒獎影片,跟可信賴的家庭朋友們進行分享,每個按讚或是一句「好棒」的回饋,都會讓孩子無形中更有動力進行挑戰。

當然,就像遊戲或其他事情一樣,過度分享可能會招致反感,因此這樣的做法須得注意分享的對象的心情,分享的頻率需要拿捏,也要確定分享的對象會給予孩子正向鼓勵。另外,孩子的隱私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一般來說不建議將這樣的分享設為公開。

雖有一些需要考慮的細節,但如果運用得宜,可以讓孩子更有動力和自信看見自己的進步。如有批評或指教,也正是和孩子討論面對他人批評如何處理的好時機。

如果身為家長的你接觸過遊戲,相信以上的方法你很快就可以吸收;如果完全沒接觸過遊戲,那就試試把行為治療變成你跟孩子共同的遊戲吧!

也許看到這裡,家長會有疑問:「但是遊戲說到底還是比做家事跟收書包好玩啊!行為治療真的可以戰勝遊戲嗎?」

不要忽略,任何的行為治療之所以會有吸引力,獎勵跟手法都只是一種媒介,真正有吸引力的,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連結。家長的用心觀察、認真陪伴和真誠的稱讚,對孩子來說,絕對是比什麼都珍貴的寶物!

 

延伸閱讀:專欄|從讓人上癮的遊戲發想:四個行為治療提案(上)

 

>> 

 

謝依婷醫師 簡介 |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目前為成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及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第一本記錄兒少精神科醫師日常的書籍產出中。

如想閱讀更多精神科,或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相關優質文章,可至FB搜尋「灣ê靜心課 (臺灣精神醫學大眾資訊網)」。

 

隨時接收更多育兒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