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爸爸媽媽,最受不了孩子什麼行為呢?「吸手指」和「咬指甲」可是榜上有名最不能接受的習慣呢!

對此,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若孩子有這樣的習慣,除非嚴重的影響健康或對生活造成負面影響,4歲前都不需過度緊張唷~

不同年齡層的不同策略

兩歲以下?比較是口腔期使然,建議可給予食物種類食材的滿足、適時給些小點心、讓孩子有適當的感官滿足經驗。

兩歲以上?可嘗試以下策略來協助改善吃手、咬指甲習慣:

1.滿足刺激需求

可能因感覺統合中觸覺和本體覺的刺激較少,所以給予充分刺激來滿足需求相形的重要,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接觸不同質感的物品,增加觸覺刺激,或安排精細的操作活動,例如撕貼畫、摳貼圓點點貼紙、玩積木或黏土。

本體覺:簡單的說,是運用及整合來自肌肉、關節、骨骼等較為深層組織的感覺。

2.溫柔的提醒

如果孩子多在放空、無聊時吃手,這時只要溫柔提醒就好,不須強烈禁止或斥責,這樣反而會造成孩子的壓力,引起反效果。

3.使用忽略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鼓勵孩子參與其他活動,尤其是雙手操作的遊戲,例如黏土、玩沙、揉紙球、攀爬或雙手操作的組裝積木。

4.增加孩子的活動量

6歲以下的兒童,每天應有30分鐘的大肌肉活動時間 ,活動中也可加入與「衝動控制」相關的遊戲,例如:撲克牌遊戲中的「心臟病」遊戲、一二三木頭人、老鷹抓小雞、紅綠燈等等。

5.每日親子時間

與孩子共同討論目前認為困難或難以解決的事情是什麼,一同想辦法解決,也可透過親子共讀時引導。引導孩子去思考解決辦法,而非直接告訴孩子辦法,才能提升孩子解決問題能力。

6.充分的衛生教育

讓孩子知道吸手指、咬指甲會有的健康疑慮,並利用圖片做輔助會讓孩子更能理解。平時更要注意為孩子修剪和清潔指甲,並養成正確洗手的好習慣。

7.使用替代方法

在看電視或坐在車裡,可給一些操作小物,替代無聊空檔時的一出現的吸手指或咬指甲行為。

 

雖有研究指出吃手、咬指甲和孩子心理層面的情緒緊張無關,但過度吸手指、咬指甲,可能會影響上顎牙齒的發育與排列發音咀嚼功能齒像美觀!另外,過度咬指甲也會影響指甲的生成,或造成輕微的指頭變形,所以爸爸媽媽必須謹慎面對唷!

隨時接收更多育兒文章 ?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網站

奶熊工作室|整理Bya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