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醫師沈孟勳曾說:「懷孕的成敗,不外乎兩項大因子:好的胚胎以及好的母體環境。因此,除了要養好卵子與精子,母體子宮內膜的厚度及型態,是其中很重要的關鍵。」關於子宮內膜薄的議題,許多媽媽都討論過,以下分享威廉醫生就「學理」與「實用」兩個部分的說明,日後關於子宮內膜薄的相關知識,奶熊會持續幫爸爸媽媽們做整理!

陸陸續續有很多版友反覆詢問這個問題,在人工生殖的領域中也確實是一個棘手的大問題。當然坊間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方法可以「養內膜」,至於效果如何就見仁見智、不得而知了。

學理篇

在此,小弟引用2014年《婦產科內分泌學雜誌》(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的一篇回顧,跟大家做分享,純粹做西醫科學討論,至於中醫、生機飲食、養生食品等等皆不在討論範圍。

首先多薄叫做「薄」?醫學上以陰道超音波為準,雖然有極端的例子,內膜3.7mm也有活產的個案報告。不過一般來說,適合著床的內膜應該至少7mm,若能>9mm則更為理想,對於小於40歲的患者,只有5%不容易達到9mm的內膜,但對於41-45歲的族群而言,則有25%無法達到9mm的內膜。

目前對於內膜,有各式各樣的檢查和治療方式:

一、檢查式子宮鏡及治療性子宮鏡

針對內膜沾黏、內膜層肌瘤、瘜肉等等做手術處理

二、賀爾蒙治療

  • 雌性素:目前被認為是最有效、最符合生理性的藥物,可使用高劑量、或甚至超長劑量(4-6週都有人用)。
  • 使用長療程(long protocol):一種卵巢刺激的療程法,可給於較高劑量的雌性素做內膜刺激。
  • 使用二階段試管嬰兒:經由冷凍卵子、冷凍胚胎後,由人工週期調控,將內膜刺激到最適合著床,再進行植入。取代傳統的自然週期或新鮮週期等方法。

三、促進子宮內膜血流

  • 阿斯匹靈: 對於內膜<8mm的族群,雖然阿斯匹靈無法讓內膜增後,但能使著床率和懷孕率顯著的上升;但也有研究認為這樣效果有限。
  • 維生素E+循能泰(Trental, Pentoxifylline) :本來是神經科或心臟科用來治療周邊血管病變的促進循環藥物,對於因受過電療或其他子宮傷害的患者,有72%這樣的患者合併使用維生素E後,能有效增加內膜厚度及懷孕率。
  • 威而鋼 : 藉由調控體內一氧化氮(NO)濃度,而達到血管放鬆的效果,對於子宮腔有沾黏或接受捐卵者,能夠增加內膜厚度。
  • 左旋精胺酸 (L-arginine):精胺酸為人體主要一氧化氮(NO)的來源,也能夠幫助子宮血流的改善。

四、仍於研究階段的方法

  • 白血球生長激素 G-CSF:化療病人常使用的血球生長素,目前也有少數醫學研究在不孕婦女身上使用的效果。對於不到7mm的內膜,平均能增加2.9mm(但研究仍非常少,有效性、安全性都尚未建立)。
  • 幹細胞技術:效果不明,僅有動物實驗。

參考資料:
Gynecol Endocrinol. 2014 Jun;30(6):409-14.
“Treating patients with “thin” endometrium – an ongoing challenge.”

實用篇

Q1:內膜越厚越好嗎?
A :內膜並不是越厚越好,而是有最適合的著床厚度。

Q2:醫師常說我的內膜這次量起來多少多少,到底多厚才夠?
A :西醫上,內膜應至少達到7mm以上,才有著床可能。理想內膜厚度應>9mm。

Q3:我每次內膜都很薄,為什麼?
A :建議做個子宮鏡檢查,確定沒有子宮腔沾黏或其他因素造成。若無構造上的問題,則可能與年齡有關,大於41歲的患者較容易出現內膜薄的問題。

Q4:醫生說我內膜薄,開威而鋼給我吃,是不是開錯藥了?
A :目前,除了雌性素外,威而鋼、阿斯匹靈、或其他促進血流的藥物都被廣泛使用,依您的情形不同而有所調整。

Q5:如果我真的屬於內膜薄的那一群,是否有什麼治療方法?
A :如果您的內膜真的很不容易刺激,怎麼刺激都很薄,可以考慮改用人工週期取代自然週期,或者改用長療程取代結抗劑療程等等,但這些都要跟您的醫師討論來調整喔。

Q6:我內膜薄,應該吃什麼好?
A :目前唯二有證據的就只有維生素E及精胺酸,剛好精胺酸也是男性最需要的營養素之一,建議可以夫妻雙方多食用富含精胺酸的食物,如核果類、海鮮、魚、肉類等等。

Q7: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呢?
A :除了配合醫師治療、多吃含維生素E及精胺酸的食物外,盡可能保持適度的運動和充足的休息,提升子宮內膜的血流;另外,盡可能保持放鬆的心情,放鬆心情才能得到放鬆的血管喔!

 

📍本文轉載自鍵盤婦產科 – 威廉氏後人,原文請見【鍵盤婦產科 – 威廉氏後人】內膜薄怎麼辦?( 醫學篇 )

 

隨時接收更多育兒文章 👉 加入好友

奶熊工作室|整理Bya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