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我帶著老婆跟兩個孩子,跟好友一家人相約看兒童劇團的表演,表演結束後,我們找個公園,讓孩子可以自在地跑一跑、動一動。因為兩家小朋友年紀相仿,孩子們很自然就跑到一旁湊在一起玩;我們大人則是在坐在一旁,分享彼此近期的教養經驗,例如最近給孩子安排上哪一種才藝?有沒有推薦的課程與老師?

我說說我們家孩子學習「籃球」、「動力樂高」、「圍棋」的心得;好友則分享她的孩子學習「西洋棋」、「棒球」、「鋼琴」的經驗。

我與好友間的情誼深厚,我也很肯定我們之間都沒有比較、競爭的意圖,但我很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心情受到了擾動,覺得自己心情有點悶悶的。

我仔細覺察自己內在的心情,那並非是「落敗」、「不足」的感覺,更接近是一種「焦慮感」,焦慮自己沒有提供孩子足夠的機會,去開發出孩子的潛能與可能性? 要是我的兒子是個鋼琴天才,但卻從來沒有摸過鋼琴呢?要是我的女兒是舞蹈冠軍,但卻從來沒有一雙自己的舞鞋呢?我知道自己這些念頭很荒謬,但是卻很難不因此而感覺到焦慮,畢竟誰想做一個耽誤孩子的父母呢?!

幸好,我並不是唯一有這類奇怪想法的父母,不然我服務的心理諮商中心就不會塞滿了因為自責、憂慮而痛苦的父母案主;而那些奇奇怪怪的兒童潛能開發課程也不會一個賣得比一個好了。

我近期在閱讀《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中讀到一個很有趣的研究,可以回答我心裡的疑問:「什麼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投資?」我很想要跟大家分享我的學習。

兩位研究者Todd Risley跟Betty Hart想要知道,父母與嬰幼兒說話的數量,是否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他們實際進行觀察與統計發現,一般父母在嬰兒出生的30個月內,平均每小時能夠跟孩子說1500個字

比較喜歡跟孩子說話的父母,平均每小時跟孩子說2100個字;反之比較不喜歡說話的父母,平均每個小時只說600個字。如果把孩子出生前三十個月的話語加起來,對喜歡說話的父母而言,他們的孩子約可以聽到4800萬個字;那些不喜歡說話父母的孩子,則只聽到1300萬個字。

若是更細緻地去研究兩組孩子的大腦,在父母愛說話這一組的孩子,大腦神經連結活絡程度比父母不愛說話的這一組多了3.7倍,這意味從出生就接受密集語言刺激的孩子,在智能發展的優勢遠遠多於刺激不足的另一組孩子,思考更為敏捷。等到上學之後,他們在閱讀能力、字彙理解等功課表現的表現也明顯的較好。

但怎樣跟嬰幼兒說話,對於刺激孩子的腦部發展最有效呢?研究者注意到兩種說話的方式皆有不同影響:

一種是「命令」或「指示」。例如「該睡覺囉!」、「把牛奶喝完!」、「要換尿布囉!」、「不可以摸!」這一類簡單、直接的句子,這種說話方式,對於孩子的認知發展十分有限反之,如果父母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可以把孩子當成大人一樣,用比較複雜、成熟的方式跟孩子說話,對孩子的大腦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例如:「你今天想要穿這一件衣服?還是這一件?」、「你記得我們有來過這個公園玩嗎?」、「假如把球丟出去會怎樣?」、「你覺得今天蘋果好不好吃?」、「你有沒有注意到松鼠走過來了?」這類互動比較多、語句中包含提問與討論,引發孩子思考,內容豐富的對話方式,研究者將其稱為「舞動的語言」。

研究者更進一步指出,即使孩子的年紀還太小,仍舊無法瞭解父母說的意思是什麼,這類話語的正向效果仍舊十分顯著

看完這篇研究之後,我心裡稍稍寬心了些,與其緊抱著手機滑著臉書動態,心裡焦慮、著急自己有沒有跟得上目前的教養潮流;不如轉身幫自己跟兩個孩子倒杯果汁,邀請孩子過來說說話,陪孩子一起說說笑笑、聊聊近況。作為父親的我,雖然無法預料孩子成長的路上會有何挑戰與變數,但我相信用心的與孩子相處互動,為孩子建構一個充滿安全感與信任的親子關係,就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投資。

 

?本文經作者授權同意轉載,原文見以下連結:

隨時接收更多育兒文章 ? 加入好友

奶熊工作室|整理Bya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