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的文章,大多是下班時反思,一些在嬰兒室裡頭發生的事,我自己也還沒有生孩子,所以能提供的經驗不多,如果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希望提供給需要的父母們。
Ps.新生兒是指滿月以內的寶寶唷!每個階段的寶寶需求跟照顧方式不太一樣,希望幫助新手爸媽們先順利渡過第一關。


在嬰兒室裡頭,除了小辣椒、班長以外,偶爾也會出現其他可愛的名字。某天餵奶時間,我一邊檢查護理紀錄,一邊看著眼前的寶寶,狐疑地問同事。

我:「蛤罵(蛤蜊)剛剛真的有吃了嗎?」

同事A:「有!」

我:「她看起來好像還是很餓,要補點心嗎?」

同事B:「我補過了!」

蛤罵,是她爸爸幫她取的綽號。

原因是她看起來總是很餓,不管有沒有喝過了,蛤罵的舌頭常常會吐出來尋乳,看起來很像蛤蜊在吐沙。蛤罵屬於騙吃騙喝的那一類寶寶,每個路過她的人,都會忍不住想要補她吃點心。

後來的好幾餐,只要餵完蛤罵,我就會捧著她正在吐沙的臉告訴她:「妳剛剛已經喝完囉,妳剛剛已經喝完囉,妳剛剛……」企圖用催眠的方式,讓她相信她剛剛已經有喝過了,大概講個二十次,蛤罵才會收回舌頭。

〔名詞解釋〕

  • 補點心=餐與餐中間,如果任何方式都無法安撫寶寶,且寶寶口慾強到無法用安撫奶嘴安撫,且足月兒、且奶量已經調到上限、且不能補太多、且要在紀錄上呈現補了多少。

為什麼補奶要有這麼多嚴格的限制呢?寶寶如果想吃就應該照需求給予不是嗎?

這是我一開始進嬰兒室覺得最難適應的地方,每個人本來就有肚子比較餓,跟肚子比較不餓的時候,食量也有不同,消化速度也不一樣,怎麼可以像機器人一樣對待呢?

從剛開始對寶寶肚子餓不忍心所以補點心,到後來漸漸發現,原先我認為的補奶,在嬰兒室的環境下,並不是對待寶寶最好的方式。有可能,我所補的點心,僅是為了填補我心裡的不安

從單人到多人餵食時代

不論是在遠古的部落,早期的農村,或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都是由媽媽直接背在身上,需要時直接供應營養,有點像……行動電源。

這時候依寶寶需求給予,是照顧者與寶寶之間很親密的默契,兩個人可以從這個默契中找到餵奶的時機、寶寶的需求不太會被誤解,也不需要有定時定量的限制。這樣的餵奶模式,讓照顧者必須把大部分心力投注在寶寶身上,這也是寶寶為了存活下來,所形成的最美好的設計。(如果寶寶一出生,就能一次吸到,足以利用8小時的熱量,那他就不需要依附母親,同時也失去時時刻刻被關注、被保護的理由了)

之後隨著醫療與科技的進步,出現了許多方式,例如:奶瓶、嬰兒室、月子中心、托嬰中心等集體照顧的模式,好讓更多的寶寶順利活下來,也讓照顧者可以分出心力輪流照顧。餵食從一個人,慢慢變成兩個人、一群人、到一個醫療團隊的責任,在這樣多人共同照顧寶寶的情況下,正確的判斷、依照寶寶的需要給予變得相當困難。

有種餓,叫「……」覺得你很餓

「……」有可能是阿嬤、阿公、婆婆、公公、媽媽、爸爸、保母、隔壁鄰居……

當餵食寶寶的人數超過一個人時,寶寶的哭泣就會依照「……」的主觀經驗被處理掉,而忽略了寶寶的真實需求,通常,最好處理的兩個方法,一是抱起來,二是餵奶。

為了避免太多的「……」一直出來亂,也確保照顧者可以好好照顧其他的家庭成員(大寶、二寶),原本寶寶少量多餐的進食方式,慢慢地開始有一個大方向,在不傷害寶寶腸胃的情況下,制定了公式,讓寶寶在一餐內(瓶餵)可以攝取撐過3~4小時的熱量,這樣精準的計算以後,也就不太能夠再補太多奶了,但寶寶口慾並不會因為熱量達標而滿足,這時候安撫寶寶,與判斷是否需要再增加奶量,就非常考驗爸爸媽媽的技巧了。

多吃會怎麼樣?

偶爾補個點心身體會自動代謝掉,但是如果每一餐中間都補,總量加起來超過原本需要量太多的話,就會造成以下問題:

一、腸胃負擔、腎臟負擔增加
消化食物對寶寶來說是一件非常耗能量的事情,且寶寶腸胃裡能抓住營養的小觸手沒有那麼多,小觸手一下子抓不住大量的營養,大量的多出很多廢物要排出去,腸胃就會容易發炎。

二、小時候胖就是胖
過度餵食會造成寶寶脂肪細胞數量增加,長大後比較容易肥胖,也會破壞飽食中樞的敏感度,讓寶寶愈來愈慢感覺到飽,或是一直處在吃不夠的感覺下。

三、胃食道逆流、拒奶
過早的拒奶(三個月之前),有可能是因為餵食不當,奶量調上去後發現寶寶有些時候吃不完,然後勉勉強強地餵完,寶寶產生壓力,對於進食的經驗不好。

四、無法判斷是否有其他不舒服
寶寶如果有其他不舒服,餵奶後就會繼續哭呀!餵完奶如果還是哭,就可以判斷是不是其他不舒服了吧?

有些時候寶寶只是很熱,餵奶時通常會把包巾打開,打開以後他的不舒服被「暫時」緩解了,因為「被熱到醒過來,剛好有東西在嘴巴那我就吸一下好了」,然後被放回到沒被改善的過熱環境,但是「血糖剛好上升了好想睡,那我就繼續睡好了」。

有些時候寶寶是斜頸,因為他睡其中一邊睡久了會很不舒服,剛好抱起來補點心,放回去的時候,剛好躺到他比較習慣的那一邊,睡起來不會卡卡的,就不哭了。

諸如此類的其他不舒服還有好多好多,寶寶口中有東西,就會產生吸吮反射,吸了以後奶流出來,就會引發吞嚥行為,連續動作之下會讓妳以為他還需要。

如果一天計算出來的總量是600ml,有的寶寶一天喝6餐(100ml),有的寶寶一天喝8餐(75ml),親餵的寶寶假設一天喝12餐(50ml),總量都是一樣的。

不要拿瓶餵的標準,去判斷親餵的奶量

如果是親餵,就要以親餵的角度去看,有太多的新手媽媽們,覺得親餵後寶寶才過1~2小時就餓了,是不是奶不夠?

親餵本來就應該是「少量多餐」的型態,一直到媽媽奶順了,或是寶寶口腔變得更厲害了,才能夠慢慢趨近瓶餵的效果。但如果妳的一天只(能)親餵兩餐,或是寶寶都處於無效吸吮的狀態,就需要暫時在親餵後補足奶量了。

〔名詞解釋〕

  • 無效吸吮
    倘若親餵時寶寶掛奶一小時,且原本脹硬的奶,在親餵完並沒有消減,在餵奶過程中寶寶快速地吸奶,沒有慢而深地吸跟吞嚥,且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就有可能需要評估,是不是寶寶都在無效地吸吮,沒有攝取到奶?雖然會一直睡,看起來很乖好像是喝飽了,實際上是血糖低,或是沒有力氣起來找奶喝。

親餵在短短幾句話內太難解釋清楚,之後會另外開一篇說明親餵時有效吸吮的判別。

如何分辨吃得夠不夠?

如果暫時無法分辨吃得夠不夠,那就看出來的夠不夠。

一、看小便

出生4~5天後,一天要有6~8包重重的小便,如果小便愈來愈少,就很明確地知道必須要調整奶量,或增加親餵次數,或增加親餵效率了。

二、看體重

如果有體重計的話,寶寶除了出生後3天的體重減輕,一般出院後如果直接帶回家照顧,寶寶1天會長20~30公克左右,滿月回診時最少要長500公克。

是解決了我的焦慮,還是解決了寶寶的需求?

我時常問自己這個問題,雖然看起來好像很難分辨,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今天你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處在憂鬱症裡頭,正面臨低落時期,你一方面希望朋友可以快樂起來,一方面又覺得除了陪伴好像也沒有其他辦法。想要他立即快樂起來的你(想要寶寶馬上不哭),其實是希望他的快樂能解決你的焦慮。

而接受自己的沒辦法、在旁邊陪伴的你,或許才能更靠近他的真實需求。在你暫時還不了解寶寶哭了到底怎麼做之前,請先放下焦慮的心情;當你越能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越能夠接受很多的沒辦法時,反而越能真誠回應與察覺寶寶的真實需求。

參考資料:
我的寶寶有吃到足夠的奶水嗎?

 

📍本文經作者授權同意轉載,原文見以下連結:


隨時接收更多育兒文章 👉 加入好友

奶熊工作室|整理Bya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