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大眾開始推廣母乳對孩子的好處及重要性,而對許多媽媽來說,餵母乳,是一種天性與使命。

但是,有些媽媽本身泌乳狀況並非這麼好,無論是旁人的關心,或看到別人母乳過量,冰滿整個冷凍庫,拿去做肥皂,都會無形中增加更大的壓力,讓泌乳狀況越不好。

一想到要親餵、擠奶,就不禁很想逃避,時常冒出:「要餵母乳餵到什麼時候?」、「可不可以,不要餵母乳了?」

 

其實,只要妳方便,開心,有什麼不可以?

現在更多醫生提倡著,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可以任性今天不想餵就塞配方奶,媽媽好好休息比較重要。

母乳雖然好,但絕不是唯一選擇,擠不出來、沒有奶,真的是每個人體質的差異,不需要勉強自己,不要讓「全母乳才是母愛的表現」之迷思讓妳陷入了產後憂鬱。

因為奶量不夠,所以得想盡辦法去買擠乳器、找泌乳師、喝水、喝湯,親餵完後再瓶餵,換尿布、洗屁股、洗奶瓶,無法充分休息。其實壓力太大時,才是無法分泌足夠母乳的最大原因,這樣無限循環,真的會讓人很挫折。

一旦妳真的覺得擠奶、餵奶很痛苦,生活作息真的調整不過來時,請務必量力而為,沒有必要為了「只有母乳才營養」而勉強自己。畢竟,是否能一直餵母奶,不是單憑妳一人的力量可以決定,得靠天時、地利、人和。

 

如何跟先生、婆婆媽媽長輩溝通呢?

建議在懷孕時期,一起和先生上母乳衛教課程,或是分享餵母乳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事前了解每個人的泌乳狀況都不同。寶寶剛出生時,寶寶的哭聲、宮縮的不適、生產完的疼痛、乳頭跟乳房的疼痛等,都是新手媽媽第一次面臨到的情況;而身體上的疼痛,先生無法理解,就請他們多體諒些,如果到時候真的奶量不足,就適時添加配方奶。先事前溝通好這件事,不要當下發生後才反應,因為先生也是第一次面對這些狀況,他的任何反應都有可能讓妳立刻斷線暴怒!

可以在懷孕的過程中和婆婆、媽媽聊聊當初她們餵乳的狀況,或是否有其他親友也面臨過泌乳困難?也可以順便跟她們分享事前所做的餵母乳的功課,提供一些醫療相關的內容,讓她們了解。相信長輩們是能夠理解的,多和她們聊聊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4個月開始,寶寶就能開始吃副食品,對母乳需求會略為下降,接近1歲的時候,便慢慢轉換為以自然食物為主食。

總有一天,寶寶會不需要再喝母乳,只是早晚罷了!所以請把這個重要的觀念放在心裡:放棄母乳不是一件罪惡的事。

 

 

 

 

 

資料參考:全母奶才是母愛表現?這些情況可以考慮停喂母乳

奶熊工作室 | 編輯 整理 Say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