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國小學童平時鞋跟內側比外側磨損快、走路容易呈現內八字,甚至走路還容易跌倒,或是經常抱怨腳部常感覺疼痛等,如果有以上症狀,可能是兒童期「扁平足」現象。兒童有扁平足該不該矯正呢?一起來看看奶熊整理的重點吧~

 

什麼是「扁平足」?

扁平足台語俗稱「鴨母蹄」,指站立時腳的內側足弓消失,後足部也呈現“外翻”的現象,因此腳承擔體重的效果變差,造成無法久站或無法行走過久。這是很常見的毛病,但由於變形程度不同,大部份不會有任何疼痛,所以容易被大眾忽略。

大部份的扁平足在站立時,內側足弓塌陷,而懸空不負重時,足弓又會重現,屬於「柔軟性扁平足」;有些腳本身先天結構異常或神經肌肉病變,不管站立或懸空都是扁平,屬於「堅硬性扁平足」。

 

扁平足的成因

造成扁平足的原因很多,有先天性因素如:跗骨黏合、韌帶鬆弛、家族遺傳;也有後天性因素,如:體重過重、小孩太早穿鞋、缺乏運動,足部肌肉力量不足,以致於不能維持足弓的形狀。

 

扁平足要治療嗎?

足弓的形成,是靠足底的肌肉韌帶拉起來的,而肌肉韌帶力量的形成因人而異,一般在小學時期,肌肉韌帶的力量漸漸增強到有明顯的足弓;新生兒的雙腳因脂肪肥厚,幾乎都呈扁平足。其實97%的小孩在1歲半時還是扁平足;到了小學低年級有50%是扁平足;至小學高年級時只剩下20%以下是扁平足;一般成人則是15-20%有扁平足。

因此,面對扁平足可以先不用過度緊張,並非所有兒童扁平足都需治療。以下原則可供爸媽們參考:

 

  • 2歲以前觀察即可,大多數生理性扁平足會自然恢復。
  • 2~8歲:正值足弓發育時期,可使用矯正鞋,誘導足弓發育。
  • 8歲以上:此時足踝關節已無矯正空間,可使用鞋墊支撐足弓,防止足踝外翻。

 

如果仍無改善,再找尋專業的骨科、復健專科醫師詳加診斷,評估是否需要量腳訂製硬式鞋墊、搭配足踝肌力訓練,追蹤其足部發展,應能改善兒童扁平足問題。極少數扁平足的小朋友才需要外科手術,大多在骨骼生長成熟前施行手術治療;扁平足在青春期之後,會漸漸發生前足蹠痛、後脛肌肌腱炎、足底筋膜炎等問題。

 

改善扁平足

1~2歲的兒童:要鼓勵多赤腳走路、多做腳部的運動、穿鞋的時間要盡量減少。

2歲以上的兒童:可多在草地、沙地玩遊戲,以鍛鍊腳部的肌肉、韌帶;並多做跑、跳,運用腳尖站立的運動,如:跳繩、跳遠、跳房子的遊戲,或學企鵝行走,用腳跟走路,讓足弓發展得更好。

 

 

 

 

 

資料來源:

  1. 孩子扁平足 踮腳尖走路增加足弓肌力
  2. 兒童扁平足與治療
  3. 兒童扁平足要「治療」? 先觀察切勿太緊張
  4.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常見下肢足部問題
  5. 兒童扁平足要穿矯正鞋?鍛鍊可改善

奶熊工作室|整理We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