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療育指的是在6歲以前,針對有發展遲緩困擾的寶寶,提供積極的治療、教育、諮詢、轉介、安置等服務,目的是希望他們的身體有朝一日能恢復正常功能或接近正常功能。除了提升孩子原本缺失的能力外,另一個重點在於加強其生活自理的能力,因為這群寶寶將來不見得都能回歸正常,但希望藉由早療,使他們有個快樂的童年,同時也具備迎向未來所需的生存能力,擁有更幸福的人生。

📑延伸閱讀:6歲前是早療的黃金期,一起認識早期療育

 

及早治療的4個必要性 |

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張旭鎧表示,雖然早療的定義是在6歲之前,但通常更希望能在3歲前就開始進行,因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對於孩子本身、整個家庭以及社會,具有以下幫助:

 

1.減輕家庭負擔

孩子的發展出現問題,一開始可能因為年齡還小、症狀不那麼明顯,以至於父母沒有特別留意;然而,等孩子長大、情況愈來愈嚴重時,卻往往發現已錯失早期療育的黃金期,需要花費的心思、時間和金錢成本將會更多。

 

2.節省社會成本

世界衛生組織曾做過統計,政府若能投入1元的支出在早期療育上,未來將可節省3元的特教經費。由此可知,早期療育的強大效果,以及對節省社會成本的幫助。

 

3.學齡前大腦的可塑性

學齡前,特別是3歲前,寶寶的大腦還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此時若發覺寶寶的發展有異常,趕緊提供刺激與訓練,大腦還來得及透過神經連結將故障或受損的區域以其他部分補足;因此,會比在6歲之後才做療育,有更大的可能性恢復正常,進步空間較大。

 

4.避免惡性循環

台北市萬芳醫院小兒部小兒神經科兼任主治醫師周曉鋒也認為,使寶寶儘早趕上發展里程碑非常重要,因為寶寶的各項能力其實會互相影響,舉例來說,語言能力不佳的孩子,情緒可能會比較多,容易出現打人、推人等行為,進而影響他的人際互動,受到同儕排斥。如此一來,說話表達的機會又更少,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認識早療機構與流程 |

孩子如果沒有外觀上的問題,家長通常不會認為孩子有狀況;此外,由於發展本來就有快有慢,家長該如何發覺自己的寶寶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可經由哪些途徑得知?當爸比媽咪察覺寶寶的發展似乎落後別人許多時,該怎麼做?

 

 

留心孩子是否需接受早療 |

1.出生前就可得知

倘若媽媽在懷孕期間服用了藥物;或寶寶在胎兒時期,藉由超音波檢查或羊水穿刺,找出基因或肢體上的問題;甚至有些寶寶在出生時發生臍繞頸等因素,而造成缺氧,使大腦受損或演變成水腦症,那麼這些孩子從出生起就需要做早療。

2.打預防針時發現

寶寶在2歲前會密集回醫院做疫苗注射,此時若有異常狀況,一般可由醫師發現。通常兒科醫師會依兒童健康手冊檢查寶寶各項能力的發展以篩檢問題,若發覺有異,便會通報早療中心或提醒家長,因此建議家長就診前應確實填寫。

3.生病求診時察覺

寶寶因生病而就醫時(如:感冒),兒科醫師一般也會透過觀察或詢問家長,對寶寶的發展狀況做大略的評估,家長若有疑問也可利用機會與醫師討論。

4.幼兒園老師提出

孩子進入幼兒園,或家長帶孩子參加團體活動(如:親子館、遊樂場),孩子有機會與同齡孩子互動時,就可以很輕易地發現是否有發展落後的情形,此時老師會為家長做一些解釋,並提供自己的意見,家長不需急著用自己的想法判斷或否定老師的建議,可以帶孩子到醫療院所讓專業醫師來評估(兒童健康手冊有列出各縣市可進行評估的醫院)。

5.家長或親友察覺

張旭鎧副院長表示,這是目前遲緩寶寶進入早療最常見的途徑,表示現在父母的資訊來源和知識都比較充足,可能是先發現孩子的發展比哥哥姊姊慢,或親友覺得孩子不對勁,就按照「兒童發展量表」評估孩子的各項能力,如果發覺有特別落後的部分,就會帶孩子到醫院進行評估。

 

 

張副院長認為,上述管道都有可能讓家長查覺孩子發展上的異常,但之所以說「有可能」,是因為仍然必須經由專業醫師的評估判斷,才能確定是否需要進行早療。因為孩子的發展是階段性的過程,並不是到了某個時間點就一定會出現某項能力,在評估之前,家長也不需要過於焦慮緊張。

 

 

透過早療單位來評估 |

當家長經由上述管道發覺孩子可能有發展遲緩的問題時,可至各醫學中心的「早期療育聯合評估中心」尋求協助(或由兒科醫師轉介),張副院長認為,聯合評估中心存在的必要性在於,發展遲緩是由各個不同面向、許多複雜原因所造成,家長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該掛哪一科。

 

此外,即使患有同樣疾病的孩子(如:唐氏症),每個人的嚴重程度、療育目標也不會相同,這就是聯合評估之所以必要的原因,只有透過這種方式,才能了解每個孩子、家庭的需求是什麼,再提供適合的療程。

 

早期療育聯合評估中心是一個負責兒童早期療育的團隊,統合了兒童復健科醫師、兒童精神科醫師、小兒神經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聽力治療師與個案管理師及社工師等各方面的專業人員。除了評估鑑定之外,還負責後續的復健治療安排、監督,以及社會、教育資源諮商或轉介等服務。

 

 

 

 

資料來源:認識早期療育與發展遲緩(嬰兒&母親)

奶熊工作室 | 整理 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