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套疊」?爸媽們是否有聽過這名詞呢?顧名思義即腸子和腸子套在一起,最常發生在大腸和小腸的交界處,呈現「大腸包小腸」的狀態。
若這種狀況發生在家中寶寶身上,該怎麼處理呢?來看看奶熊幫大家整理的衛教資訊吧~
什麼是「腸套疊」?
「腸套疊」是近端腸子套進遠端的腸子內,通常是末端的小腸(迴腸末端)套入大腸,而形成腸子阻塞,少部分的情況是小腸先套小腸,再套入大腸。不管是哪一種腸套疊的情況,都必須以“急症”來處理。
好發年齡及病因
常見於3個月~6歲的兒童,約80%病例發生於1歲內;男性的發生率約為女性的2倍。
腸套疊的形成,目前找不到明確的病因,一般認為在下列情況中容易造成導引點,進而引起腸套疊。
1. 急性腸炎 : 易引起腸蠕動加快、迴腸末端淋巴組織增生,形成導引點。
2. 上呼吸道感染 : 引起末端迴腸淋巴組織增生。
3. 腹部或後腹腔手術後 : 如魏氏腫瘤、神經胚細胞瘤、巨腸症、肛門閉鎖症等手術後。
4.特殊病變:約5%的病人,尤其是較大的小孩,可能與這些病灶有關:梅克耳氏憩室、息肉、胃粘膜異生、淋巴瘤、血管瘤等 。
臨床症狀
- 腹痛
為週期性腹痛,幾分鐘痛一次,疼痛時兩腳彎曲捲縮至腹部,且出現一陣一陣的哭鬧,大多典型的行為是尖叫、哭鬧不止,且臉色顯蒼白、出冷汗,幾分鐘後腹痛消失則呈現平靜無恙或倦怠嗜睡。
- 嘔吐
初期是吐牛奶或食物,漸漸可能出現黃綠色膽汁的嘔吐物。
- 果醬樣大便
發作數小時後,會解出帶血與黏液狀的大便,似暗紅色的草莓果醬。
- 腹部腫塊
不痛時右上腹部可觸摸到香腸狀之硬塊。
如何診斷
- 身體檢查
可能摸到腹部腫塊,肛診亦可見手套上有血性黏便。
- 腹部超音波檢查
有相當不錯的診斷率。
如何治療
水壓灌腸
- 方法和一般灌腸相同,將水由肛門灌入,利用壓力將腸子推回原位,通常灌腸的最好時機是在最初症狀出現後24小時,不但可做診斷,也可同時做治療,成功率達70%左右,但也有5~15%可能復發(通常在灌通48小時內發生)。若復發多次或無法灌通,則需以外科手術處理。
- 經由水壓或鋇劑灌腸(Barium enema)成功的病童,仍需住院觀察至少24小時,確定沒問題才能出院。
外科手術處理
用擠壓方式將套住的腸子推回原位,若仍推不回去或是套住部位發黑壞死,就必須切除,再做吻合手術。
照護重點
腸套疊經治療及觀察後,若可以恢復飲食時,剛開始最好餵食易消化的食物,且儘可能避免冰涼、油膩、 刺激性強的食物。
資料來源:
奶熊工作室|整理We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