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耐心,這頁還沒念完,他就急著翻頁」、「孩子比較喜歡看DVD」、「反正他又不聽不懂」……

很多爸媽雖然知道『親子共讀』的好處,但可能礙於上述原因而卻步,或是安慰自己說:「沒關係!等長大一點再唸就好!」放棄與孩子們相處的親密好時光。

 

從0歲就可以開始唸給寶寶聽

圖 |取自 Pixabay

 

事實上,「從孩子出生後,就可以開始唸故事書給寶寶聽」。美國小兒醫學期刊提到,0~5歲是大腦神經發展的黃金時期,父母應盡量和孩子親子共讀。

目前臺灣兒科醫學會也積極推動親子共讀,因為嬰幼兒期的共讀不僅可以促進親子互動,更可以刺激寶寶腦部及語言發展的能力,藉此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親子共讀的類型

  1. 互動型:爸媽先說一遍,再和孩子一起看,並依據孩子有興趣的地方說明。
  2. 增加認識型:每頁說完,爸媽依據當頁內容提出問題,孩子依其能力回答。
  3. 照本宣科型:爸媽依據書本內容念一遍。
  4. 覆誦型:爸媽念一段或一句,孩子緊接著覆誦一次。

 

把握親子共讀的原則

  • 從「對話式共讀」開始

爸媽可以用“看圖說故事”和“自問自答”的方式,邊說邊觀察寶寶的反應,寶寶的笑容、咬書、拍打都是喜歡書的表現。

 

  • 找個舒服的地方一起看書

爸媽的懷裡是孩子聽故事最舒服的位置,床邊的晚安故事,則是安撫孩子入眠的好方法。

 

  • 不需硬性規定時間

嬰幼兒的專注力本來就不長,所以不需規定哪個時間一定要共讀,或是要共讀多久,只要大人和孩子都喜歡,即使每次只有5分鐘也可以。

 

  • 由少而多建立閱讀習慣

建議剛開始每星期至少有3天,找個輕鬆的時間抱著寶寶念故事書,從幾分鐘開始,慢慢延長時間,自然可養成閱讀習慣。

 

  • 爸媽要以身作則

在孩子成長的環境中,家裡經常有書,常有人閱讀,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親近書、親近閱讀。

 

  • 讓孩童選擇自己想看的書

年齡較大一點的孩童會自己選書,代表孩子喜歡這類型的書,重複選擇同一本書則表示孩子對此書有極高的興趣,爸媽可以藉此興趣,引導孩子去注意書中不同的細節,增進對同一個故事的不同體會。

 

如何幫孩子挑書?

  • 1歲前

這個階段的孩子,視覺尚未發展完全,建議可以挑選大圖片、單一物件、對比明顯的書;而大約4~6個月會伸手抓東西,所以只要是不會太容易扯破的材質都可以。

  • 1~2歲

此階段的幼兒破壞力較強,是小小實驗家,但因為動作協調沒有很好,建議選擇能夠操作或觸摸的厚紙書、布書;主題上,可以選擇人物類、有動作的圖片書籍,大圖示、背景單純即可。

 

圖| 取自 TRAVIS AIR FORCE BASE

 

  • 3~4歲

此階段由於動作和語言的發展,孩子會指認,且是詞彙爆發時期,但視覺的搜尋能力還沒有很好,所以仍建議盡量選圖畫背景簡單、內容人物鮮明的書。這時候孩子應該已經有些偏好,例如:喜歡車子、喜歡煮菜、喜歡動物等,可以優先選擇這類主題的書,讓孩子從指認開始,之後再逐漸拓展,每頁文字不要太多。

  • 5~6歲

這時候可以挑選文字多一點點的書,可以是故事書或工具書類型(例如:十萬個為什麼、時鐘翻翻樂等),引導孩子遇到問題時能知道要去查書。

 

 

 

 

 

資料來源:

  1. 別滑手機了!親子共讀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2. 兒科醫學會建議:盡早親子共讀,幫助大腦發展
  3. 淺談親子共讀對兒童語言發展之助益
  4. 選對書及親子共讀的方式,比天天講故事重要

 

 

隨時接收更多育兒文章 ? 加入好友

奶熊工作室|整理We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