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是天生玩家,對所有事物表現出好奇心, 只要伸手可得,對於不認識的東西,皆一律隨手抓起這些「非食品」放入口中,導致誤食危機的發生!尤其,6個月~3歲的嬰幼兒,特別容易誤食異物。以下介紹小孩消化道異物的處理原則,爸媽們看仔細囉!
幼兒最常誤食的異物
經分析,吞入的異物最常見的是錢幣(多為1元,少數為5元),其他如彈珠、玩具小配件、小電池、別針、小圖釘等,幾乎均可在幼兒胃中發現。幸運的是,多數腸胃道異物都能順利排出,統計僅有10~20 % 的異物具有危險性或是無法自行解出,則必須安排內視鏡移除術(約有1%的案例)。
幼兒誤食異物的症狀
誤吞的異物常卡在食道三個狹窄處之一:1環狀軟骨咽肌;2主動脈弓附近;3橫膈膜處之下食道括約肌。會造成的症狀包括食物哽塞、吞嚥疼痛、咳嗽、喘息聲、胸骨後疼痛等。但如果異物不大,病童可能無症狀;假如異物卡得很緊,可能因局部壓迫而造成潰瘍伴隨出血,甚至穿孔。在發生穿孔之前,會有疼痛、發燒與休克情形。
消化道異物的診斷及處置
X光檢查通常可以確認異物的位置及形態,但若誤食的是玩具、魚刺等X光不會顯影的物品,且仍有吞嚥困難與疼痛等症狀時,也可考慮其他方式例如:電腦斷層攝影或內視鏡檢查。一般而言,消化道異物之處置必須考慮異物的位置、危險性及形狀大小等因素。若病患沒有症狀,而食道異物為圓形且非腐蝕性者,可留院觀察12~24小時;當病患出現症狀,或追蹤X光顯示異物仍梗塞於食道,則須安排緊急內視鏡取出。
魚刺梗塞於後咽部,其症狀為喉嚨單側的吞嚥疼痛或異物感,可先照會耳鼻喉科用喉頭鏡移除之;若懷疑魚刺卡在食道,可請病患吞嚥口水,此時疼痛位置應於頸部中線的喉頭下方處,甚至進入胸骨後部,此時應通知兒童胃腸科醫師處置。
通常已進入胃部且無症狀的異物,大多能順利自行解出,因此如硬幣、磁鐵等不具傷害性者,可安排3至7天後門診追蹤,一週後仍留置於胃內的異物,自行排出的機率降低,可考慮內視鏡取出。但過長的物體(長大於5公分,寬大於2公分)、尖銳物體(打開的別針)、具腐蝕性物品(鈕釦、電池)等,或是兩顆磁鐵、兩個或更多硬幣相疊,則須考慮緊急內視鏡來移除。
參考資料來源:嬰幼兒消化道的意外傷害、兒童消化道異物的診斷與處置–黃瑞妍 醫師
奶熊工作室 | 整理 We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