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一喝牛奶或食用奶製品後,隨後就肚子痛跑廁所,或是肚子產生脹脹的不適感!

並非是牛奶過期或是壞掉,這有可能是「乳糖不耐症」在作怪!

 

乳糖不耐症主要是當我們喝了牛奶或奶製品後,人體中缺乏可分解乳糖的酵素「乳糖酶」

使得乳糖沒有先經過消化就直接被腸內細菌代謝,因而產生大量的氣體,

導致腸道脹氣,引起拉肚子、腹脹、打嗝、腹痛等症狀。在進食含有乳糖的乳製品後的三十分鐘至兩小時內,

有乳糖不耐症的人會開始出現胃痙攣及腹瀉。必須具有這兩個症狀才能診斷為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的主要類型:

先天性乳糖不耐症

先天就缺乏乳糖酶酵素,這類型的病患主要受基因影響,一出生就沒辦法喝母乳,必須選擇無乳糖牛奶或奶粉來補充營養,此類型較為罕見。

這種情況在無乳糖牛奶出現之前,嬰兒較不易存活。

 

原發性乳糖不耐症

後天發生,也是最常見的類型。由於嬰兒時期酵素活性較高,隨著時間推移,乳糖酶的產量會逐漸減少。

根據資料顯示,乳糖酶製造的衰退大約從兩歲開始,但酵素濃度可能較晚才會下降,

研究人員也發現,此症狀的患者通常來自父母的遺傳基因。

此類型的患者並不是完全不能食用奶製品,而是以控制食用量來避免不適症狀出現。

 

續發性乳糖不耐症

主要由疾病所造成,當小腸發生感染或多種原因造成損傷時,如感染性腹瀉、急性腸胃炎、腸道手術等等,進而影響乳醣酶的分泌。

此類症狀通常是暫時的,應暫時避免乳糖的攝取,當疾病痊癒後,乳糖的消化能力將會漸漸恢復。

 

乳糖分解酶屬於誘導性酵素,原發性乳糖不耐症者可藉由時常小量飲用乳製品(不要在空腹時飲用),

即可促使體內的乳糖分解酵素活性化,進而改善乳糖不適應症。

而先天性乳糖不適應症者,則需攝食不含乳糖之食品或服用乳糖分解酵素。

 

乳糖不耐症的營養攝取:

  1. 多吃小魚乾或補充適量鈣片。
  2. 喝「無乳糖」牛奶。
  3. 避免大量食用含高乳糖的牛奶、奶油、乳酪、沙拉醬、冰淇淋、牛奶餅等食品,避免造成腸胃不適。
  4. 喝優酪乳;優酪乳中含有牛奶中的各種營養成分,而乳糖大多已被乳酸菌分解。
  5. 飲用豆漿、米漿;可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

 

 

 

資料參考來源: iHealth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特區

奶熊工作室 整理/編輯者 | Say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