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熊 X 格瑞思】合作專欄

撰文/ 陳忠寅心理師(諮心字第00001074號)

 

嬰兒離開母親舒適的子宮誕生到這個世界,過去透過臍帶自動可以滿足的需求,現在必須主動與環境連結才能滿足,從剛開始只能散發訊息,例如哭聲,來獲得注意與滿足,到後來隨著發展成熟,而逐漸擁有更好的能力來滿足與照顧自己,進而變成一個能獨立生存的個體。

在這個發展成熟的過程中,試想如果嬰兒向環境散發訊息,卻得不到及時或正確的回應,嬰兒心中必定產生挫折感與不信任感,長期來說,這對嬰兒的心理發展當然是不利的因子;換句話說,如果嬰兒的環境能正確與及時的回應他的訊息,會讓嬰兒感到滿足、安全、快樂與信任,這當然有助於嬰兒的心理發展。在嬰兒時期的環境中,最重要的當然就是主要照顧者了,不管是父母、還是隔代教養的阿公阿嬤,如果更能了解嬰兒的訊息,並提供及時正確的回應,將對嬰兒的發展有很大的助益。而這個可以了解嬰兒訊息並及時正確回應的過程,就是與嬰兒的溝通。

 

【嬰兒不是白紙】

剛出生的嬰兒在視覺尚未發展成熟前,聽覺是嬰兒認識世界的主要方法,許多研究與經驗皆顯示嬰兒對媽媽的聲音有特別的反應,媽媽的聲音能使3個月大的嬰兒感到安心與放鬆,這也是建立安全感的開端。5個月大的嬰兒雖然還沒有語言,但已能藉由表情與聲音感覺別人的情緒,即使嬰兒的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他也會運用當下僅有的能力與外界溝通。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嬰兒什麼都不懂,很多研究結果都顯示,經常和嬰兒說話,即使是自言自語,對於嬰兒各種身心與人格特質發展,是有重要且深遠的影響力。也因此,如果對嬰兒講話常常帶著負向情緒、負向表情、語氣與肢體動作,也將對嬰兒的發展過程產生負面的影響。

 

【了解寶寶的訊息】

前面談到,如果能及時與正確的了解嬰兒的訊息,將有助於建立他正向的心理發展。的確,要了解嬰兒散發的訊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只要我們耐心觀察與同理,並不是辦不到。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嬰兒,哭聲仍然是他表達需求、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方法之一。嬰兒哭的原因很多,可能表達肚子餓了、可能表達想要什麼東西、也可能是覺得不舒服(生病、尿布濕了、心情不好…)、也可能覺得孤單想要抱抱…等。因此,嬰兒哭泣是想表達「我需要你的幫助」。對新手父母來說,如果能練習分辨哭代表的意義,不但能把寶寶照顧的更好,也能減少自己的挫折與壓力。

如果真的找不出哭泣的原因時,也不要焦慮,或許只要抱抱他、拍拍他或逗逗他,讓他轉移注意力可能就會好了,一方面給寶寶一點時間和緩下來,一方面也試著安撫鼓勵自己,讓自己在這個「困難時刻」可以平穩一些。嬰兒在會說話之前,除了哭聲,還能藉由臉部情緒(例如皺眉、微笑)、肢體動作(例如開心會踢腳)與聲音(例如笑聲、吸引注意的尖叫)等方式,對父母傳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不過上述對於3個月以下的嬰兒,有時候並非都具有意義,可能是無意義的動作,父母應根據寶寶的年齡發展與自己的觀察經驗,來猜測是否在表達特定意義,如此才能有效地與寶寶進行溝通。

 

【嬰兒也能比手畫腳】

基於嬰兒已經有溝通的需求,卻缺少語言工具的部分,有些專家提供了「嬰兒手語」(baby sign)的選擇,嬰兒手語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嬰兒在想一件事,但語言能力還沒發展,所以嬰兒可以藉由手的動作,來讓父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嬰兒手語」專家建議7~12個月還不會說話的嬰兒可以試著學習手語,透過嬰兒手語可以建立照顧者跟嬰兒的另一種溝通管道,減少雙方溝通的挫折,增強照顧者與嬰兒之間的信任感。

請記得,即使是使用嬰兒手語,與嬰兒溝通並非只有言語意思的了解而已,任何一個眼神、表情、音調、姿勢等,都在傳達訊息。滿足嬰兒需求固然重要,但傳遞愛更是重要。你可以知道寶寶肚子餓,然後只是機械式地泡牛奶給他喝;但你也可以邊泡牛奶邊溫柔地與寶寶說話,然後看著他帶著微笑餵他喝奶。我們都一定知道,後者對寶寶的心理發展更有幫助。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簡介

前身是「格瑞思心理工作室」,於88年1月19日成立。
走過將近六年的開創階段,終於在93年9月立案通過成為「心理諮商所」。
相信在上帝的恩典中,生命有一條出路,人們可以透過尋找與回應而遇見。
不只重視「個人」與「環境」,也重視容易被忽略的「心靈」議題,
並以英文名字”Grace”─ 「恩典」為服務理念,
扮演專業稱職的陪伴者,陪伴人們尋獲這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