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好動、靜不下來、功課沒寫完就跑去玩、上課無法專心、吵鬧或捉弄同學、學習能力相較落後、老是犯一樣的錯,這樣的小孩總是被貼上不乖的標籤。如果孩子有上述情況發生,要當心可能是罹患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ADHD」。許多知名人物如愛因斯坦、愛迪生、畢卡索、梵谷、達文西、麥可喬登等,都有這樣的症狀。
當自己的孩子被老師或是其他家長提醒「會不會有點過動的傾向?是不是要帶去看醫生」時,總是會開始緊張!這時家長須注意這個症狀本身就容易造成誤判,有時候小孩的躁動不安,可能只是因為視力、聽力或是睡眠不足造成的反應,或孩子不滿一些現狀,卻無法適度表達所產生的行為投射。當懷疑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時,你可以先這麼做:
- 請盡量讓孩子每天睡飽
大人睡不飽,只會打瞌睡,但是小孩睡眠不足,行為表現會跟過動兒差不多。如果能培養好的睡眠習慣,孩子過動的情況也會改善。
- 想想看,孩子的活動量足夠嗎?
正值生長發育年紀的孩子,每天都需要大量的運動,如果只能在教室活動,絕對是不夠的,當然會坐不住。孩子需要自由玩樂的時間,也需要激烈的運動,打球、踢球、跑步、游泳…..。運動的頻率,盡量是每天都有,不是週末才全家出遊。更何況全家出遊,經常是去逛大賣場、百貨公司,這只能算是休閒活動,不是運動。
- 檢視孩子的飲食
孩子每天飲用多少含咖啡因的飲料與食品?像紅茶、綠茶、巧克力…,甚至常吃甜食?這類的飲食,容易造成孩子精神亢奮。
- 上課無法專心,親師溝通更重要
許多孩子是在上學之後,才被提醒似乎需要特別的教育方式。此時,先不急著認定就是孩子有問題。請先瞭解老師的教育理念與班級管理的方式。因為有時候遇到要求嚴格、教學一板一眼的老師,對一向有主見的孩子來說,需要很長時間的磨合,甚至容易產生對立性行為。此外,在孩子有困難時,透過同理心讓孩子相信大人是來幫助他,不是來懲罰他的,關心與理解孩子所遇到的困境,讓孩子願意把內心的憤怒、擔憂、任何不舒服的遭遇和感受,與大人傾談,往往我們會發現,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大人的誤解。
針對好動孩子的6個小撇步
- 上課時,請盡量找機會讓坐不住、無法專心的孩子起來活動。
- 下課時,請一定要到操場去玩耍跑跳,千萬不要處罰這些孩子不准下課。孩子沒有下課,下堂課更無法專心上課!
- 放學後,請讓孩子參加運動型的社團與才藝班,例如:溜直排輪、跆拳道、跳舞、踢足球等。
- 如果要寫功課,請分段進行,例如:寫十五分鐘,出去玩二十分鐘再回來繼續寫。
- 要教導孩子不要與同學拳打腳踢,不是用嘴巴勸導,而是要實地演練。
- 最重要的是,請看到孩子的亮點。孩子需要誇獎讚美,請公開誇獎孩子的好,讓他對自己有信心,在學校和家裡,建立存在的價值感,讓他以自己為榮,他會表現得越來越令人刮目相看喔。
請先這樣做一段時間,如果孩子仍然問題重重,且已經嚴重影響到他的人際關係、學習成果時,再尋求專業的協助。
每一個孩子需要的是被理解、鼓勵以及支持,才是最大的幫助唷!
摘錄出處│ 《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 李佳燕醫師》
奶熊工作室 / 整理與編輯 Say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