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熊 X 格瑞思】合作專欄

撰文/莫茲晶 心理師(諮心字第0002479號)

 

「幼兒園的老師說我的小孩會無故出手打人,萬一誰惹他不高興時也會動手,他是不是有暴力傾向啊?!」父母一旦覺得孩子有攻擊性,也會擔心孩子越變越暴力,甚至出現偏差行為。

為了生存,人有天生的攻擊性;然而對一到六歲的孩子而言,父母究竟要如何判斷孩子的攻擊表現是不合宜的,且到了需要介入處理的階段呢?

 

不同年齡的攻擊表現

一到兩歲的孩子語言發展尚未成熟,在面對不如意的事件時,通常無法清楚表達自己,但會先出現情緒。當孩子發現自己的需要沒人理會時,就會用動手的方式來表達不滿。而「自我中心」是兩歲孩子的思考模式,較以個人感覺和需求為主,無法顧慮他人,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沒有攻擊的想法,純粹是透過動作行為表達自己的需求。

兩歲到三歲的孩子開始意識到他人,當他人讓自己不舒服時,可能會以肢體攻擊報復他人,然而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越成熟,肢體攻擊的表現勢必會減少,取而代之的也許是語言的攻擊,如:嘲笑他人、取外號等。當父母發現孩子在四到五歲之間攻擊行為未減反增,就需要多注意孩子是否需要協助。

 

 

孩子攻擊表現常見的因素

 1.孩子的語言表達與表達經驗

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不一。想像不會說話的嬰兒用不同哭泣聲音表達自我,而有些孩子的詞彙庫甚少,他就像小寶寶一樣無法找到合適的詞彙形容自我,只感受到內心澎湃的情緒,直接出手能最快得到他們所要,以制止不舒服的感覺繼續衍生。

除此,孩子表達自己的經驗若常換來責備、說道理、忽視等,孩子當下的心情與需求不單沒有被理解,反而累積了更多挫折感,孩子也只好使用更激烈的方式來表達自我,希望獲得真正的關注。

 

2. 缺乏合宜的技巧

當幼兒的攻擊行為僅被制止,卻沒有給予其他方法來處理問題時,孩子仍然學不會如何好好的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可能透過觀察或經驗法則,認為「出手是最快的方法」。如:哥哥為了看海賊王跟妹妹搶遙控器,用力的打了妹妹一下,若僅反應「你幹嘛打妹妹,你再打我就打你!」孩子還是搶到了遙控器,沒學會新的技巧外,可能還累積了許多對照顧者的不滿。

 

3. 缺少溝通及高壓的家庭氣氛

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渴望大人的關注與被愛。然而,若家中缺乏理性溝通,且多為使用負向言語,諸如:指責、諷刺、抱怨等等,孩子從中可能理解到的是:「唯有透過激烈的表現,父母才會關注我。」

 

 

四大原則協助孩子拒當小霸王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鼓勵父母從「還未學會表達和控制情緒行為」的角度取代孩子「攻擊問題」的觀點。教養上可參考以下原則,協助孩子發展合適的心情與行為調節能力:

 

1. 父母有情緒時,先處理自己的情緒

父母察覺自己無法控制情緒時,一定要先讓自己冷靜,再處理孩子的行為,避免在情緒上頭做了不合宜的示範,如:大罵或揍打孩子,孩子非但無法理解使用暴力是不合宜外,還會仿效父母處理情緒的不合宜方式。

 

2. 一致性及堅定

教養上拿捏好原則,避免造成孩子的混淆,且可能會使孩子以鑽漏洞的方式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如:上次打弟弟被罰不能去公園玩,這次打弟弟沒有特別處理。

 

3. 接納孩子的心情

任何情緒的出現都是有意義的。爸媽不要害怕或制止孩子表現情緒,但可具體的指出孩子的心情和不合宜表現,強調孩子的行為是有原因的,例如:「我剛看到你推弟弟,而你看起來很生氣,我知道你是有原因的,但推弟弟跌倒是不對的。」父母可以幫孩子釐清自己的心情,讓孩子理解:『原來我是生氣,生氣可以表達出來,而且大人會回應我』之外,也有助於孩子學習如何表達。

 

 

4. 「要」取代「不要

禁止和壓制並無法讓孩子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心情和行為,父母可具體告訴孩子可以怎麼做,讓孩子學習用好的方法處理事情。例如:與其說『不要打架』,可具體跟孩子說『你想要玩弟弟的玩具,我們可以來討論:如何輪流玩』。

 

 

我們需要制止孩子造成他人身體心理受傷的攻擊行為,也需教導孩子和回應孩子的需要。教養的過程如同開車,孩子需要父母適當的加油,也需要適當的煞車,辨識規則,駕馭好自己的手腳和口。此外,讓家裡多一點的溝通和互動,實施愛與管教並重的教育,一起預防孩子成為暴力小霸王!

 

 

 

 

>>>>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簡介

前身是「格瑞思心理工作室」,於88年1月19日成立。
走過將近六年的開創階段,終於在93年9月立案通過成為「心理諮商所」。
相信在上帝的恩典中,生命有一條出路,人們可以透過尋找與回應而遇見。
不只重視「個人」與「環境」,也重視容易被忽略的「心靈」議題,
並以英文名字”Grace”─ 「恩典」為服務理念,
扮演專業稱職的陪伴者,陪伴人們尋獲這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