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愛吃零食彷彿是小孩的天性,常因為零食而討厭吃正餐,讓家長很頭痛!對孩子約束的規定到了阿公、阿嬤面前就失效了,也變成隔代之間爭執的話題。而有一些研究也發現,孩子到了四歲,對食物的喜惡特別明顯,達到挑食的高峰。關於零食會對孩子帶來哪些影響呢?一起來瞭解!

 

零食帶來的影響

零食通常高鈉又很香,所以當然很容易吸引孩子的味覺,但一旦嚐過甜頭,正餐又怎麼會吃。且零食中含色素、香料、防腐劑等,對孩子的健康是有害而無益的,如果一天中零食的比例比正餐高,長期下來容易營養不良,抵抗力不足而疾病找上門,變成一種惡性的循環。

隔代的教養觀念不同

「哪有什麼不能吃?你們小時候還不是都這樣吃長大的!」

 

這真是一個隔代教養大大的迷思。第一,我們小時候,哪有這麼多零食的種類?第二,我們小時候的零食,哪有像現在的零食,加入這麼多複雜的東西?第三,現在都變相成由孩子來決定吃什麼,挑食行為嚴重,我們小時候,有什麼就得吃什麼,教養環境其實已經大大的不一樣了。

 

關於教養者間不同的歧見,可以用下面這些科學的角度向對方解釋。孩子習慣吃糖,會更嗜甜。留意偶爾吃零食的「偶爾」頻率太高。糖攝取太高,孩子會容易生病。理性溝通,破除迷思很重要。

小孩吃糖可不可?

適度攝取含糖的食物,是有助健康的。所以,糖不是不能吃,而是別吃太多,而且以攝取天然的糖份最好。糖可以分為兩大類,包括「游離糖」和「內生性糖」。

 

游離糖是指製造商、食物製備者或消費者,額外添加至食品中之單糖、雙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及果汁、濃縮果汁中的糖份;而內生性糖是指存在於新鮮蔬果中的糖份。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取量應降低至總熱量的五%。參考國民健康署一至六歲活動量適中兒童的每日所需熱量,計算出幼兒每日游離糖攝取量如下。

 

吃糖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吃進太多的糖,大腦會如臨大敵般,免疫反應開始生效,破壞大腦的認知功能,包括學習力和記憶力。攝取高糖零食後這些精緻糖進入人體很快就會影響血糖濃度,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造成低血糖,如此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導致神經過度興奮,產生注意力不足、躁動的行為表現,營養的失衡也會造成情緒管控下降。甚至已經有研究發現,攝取高糖零食或維生素C攝取不足,是可能造成孩子有注意力缺損過動症的兇手之一。

還有,過度攝取糖,對兒童最大的健康危害就是蛀牙與肥胖,這兩項疾病都並不單純。肥胖與蛀牙長期下來的併發症還包括心血管疾病、感染症、過敏性疾病、癌症、以及心理問題等等。全世界的專家都建議,在孩子每天的飲食當中,不包括食物中的醣類(也就是飯、麵這些碳水化合物),在天然食物之外,超額添加的精製糖(暗藏在調味料、零食、蛋糕、飲料的糖分),不應該超過每天攝取熱量的十%。

 

 

 

 

資料來源:

https://ppt.cc/ftmMOx

https://ppt.cc/fsXOEx

 

 

 

奶熊工作室 | 整理 Ban